【樂小衛(wèi)科普課堂】卡介苗,你手臂上的“勛章”
2025-04-25 10:40:00 來源: 膠東在線
大家好!我是煙臺防癆衛(wèi)士樂小衛(wèi)。人類與疾病斗爭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疫苗免疫預防疾病的發(fā)生。1882年德國科學家Robert Koch發(fā)現(xiàn)結核致病菌—結核分枝桿菌后,科學家們就一直致力于研究結核病疫苗。目前根據(jù)疫苗的用途可將其分為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,前者主要應用于新生兒和未感染人群不被結核分枝桿菌感染,而后者主要應用于結核潛伏感染者使其不發(fā)病,或用于已發(fā)病的結核病患者使其早日痊愈。
今天,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有著“出生第一針”之稱的卡介苗!
“為什么打過卡介苗,孩子還會得肺結核?”每年新生入學體檢或高考查體時,都有不少家長發(fā)現(xiàn)孩子結核篩查異常,紛紛發(fā)出疑問。實際上,這并不奇怪。
關于卡介苗的5個真相,家長必看!
真相一:卡介苗的“防彈衣”≠金鐘罩
許多家長誤以為接種了卡介苗就能100%防結核,其實它的核心作用是“保命”而非“免疫”。
減少急重癥:卡介苗對兒童重癥結核病,如結核性腦膜炎、粟粒性肺結核等的預防效果非常顯著,有效率可達80%左右,大大降低了兒童因結核病導致的嚴重并發(fā)癥和死亡風險。
不防感染:無法完全阻止結核菌入侵,但能大幅削弱病菌的破壞力。
就像防彈衣?lián)醪蛔∽訌楋w來,卻能阻止致命傷害——這就是卡介苗的“智慧防護”。
真相二:手臂上的“勛章”從何而來?
據(jù)說99%的中國人左上臂都有一個黃豆大小的疤痕,這正是卡介苗接種后形成的“卡疤”。
1.接種時:皮內(nèi)注射形成小水皰→2-3周出現(xiàn)紅腫、丘疹樣浸潤硬塊→6-8周形成膿包→8-12周結疤。
2.別焦慮:研究表明,有大約10%免疫成功的人,胳膊上沒有卡疤,并且卡疤的大小也不能作為免疫反應強弱的標志。而且,根據(jù)國家規(guī)定,接種卡介苗后沒有卡疤,也不需要復種。
3.全民福利:卡介苗目前屬于我國“一類疫苗”,全民普及,免費接種。
真相三:卡介苗什么時候接種?
卡介苗接種得越早,免疫保護效果越好。
1.免疫程序:正常是孩子出生后24小時內(nèi)進行注射。
2.補種原則:如果孩子出生時屬于早產(chǎn)兒或極低體重兒,或者孩子出生的時候由于有缺血、缺氧或者其他的急性感染性疾病,未能及時接種,需要等孩子疾病恢復之后進行補種。
、伲3月齡的嬰兒可直接補種。
、3月齡~3歲,需補種者,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陰性(即無結核感染者)可補充接種。
、≥4歲兒童不建議補種,此時接種,其保護作用已經(jīng)非常有限,且卡介苗是減毒活疫苗,有一定的病菌活性,注射后可能引發(fā)結核病。
真相四:卡介苗的保護期只有15年?
卡介苗是一種對結核病具有免疫作用的減毒活疫苗,帶有一定的病菌活性,接種后,通過刺激機體產(chǎn)生可以殺滅結核桿菌的細胞,從而產(chǎn)生免疫保護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種刺激會逐漸減弱,免疫保護力就會逐漸降低,通常會在接種10至15年后,也就是青少年時期,免疫保護基本消失。這也解釋了為何中學生會成為結核易感人群。
結核病至今仍是嚴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重大傳染病。盡管卡介苗已使用百年,但其對青少年及成人肺結核的保護效力存在明顯局限。
值得期待的是,隨著基因工程技術的發(fā)展,我國正努力營造高質量的結核病疫苗研發(fā)和創(chuàng)新環(huán)境,新一代結核疫苗研發(fā)已進入快車道,為終結結核流行帶來曙光。
樂小衛(wèi)提醒大家:疫苗是預防結核病的有力武器,但綜合防治更為關鍵。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均衡飲食,加強身體鍛煉,保持規(guī)律的睡眠和愉悅的心情,如出現(xiàn)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咯血或痰中帶血等疑似結核病的癥狀時,及時前往結核病定點醫(yī)院進行檢查,以免延誤治療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消除結核病這一全球性公共衛(wèi)生威脅!